大汉国师,开局忽悠刘据造反更新时间:2025-06-04 18:40:02
释放阅读上一章
大汉国师,开局忽悠刘据造反

点众小说APP

体验流畅阅读

第15章

老儒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涨红,兀自强辩。

“强敌环伺,正因陛下失德,若陛下......”

“住口!”

刘彻厉声呵斥,“迂腐之见,祸国殃民,你等腐儒懂什么?”

“若无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三战漠北,此刻北方五郡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前,他们饱受匈奴的劫掠,怎么不见你们这些儒生上战场为国杀敌?”

“他们受苦受难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捐钱捐物相资?”

“朕打下了北方五郡,打通了河西走廊,打出了汉家的天威,此刻却被你等说成是穷兵黩武,严苛峻法!”

“你们可知,若没有朕的穷兵黩武和苛政严法,匈奴兵锋所指,便是这长安城,也不得安宁?”

“你等,还有在这劝谏的机会?怕是早已收拾财务,带着家眷远遁了吧?啊?”

刘彻一口气说了很多,他想起了许辰昨日跟刘据说的那些话,将其稍作改动,便直接说了出来。

这一番反驳,当真是让他无比畅快!

而此时,那老儒被当众呵斥,本想反驳,但却不知如何反驳,只觉颜面尽失,一股悲愤之气直冲头顶。

“陛下不纳忠言,臣唯有以死明志!望陛下......能幡然醒悟!”

他猛地转过身,朝着殿中的铜柱便要撞去!

他这是要效仿古之忠臣,尸谏君王,以求名留青史!

“拦住他!”

霍光眼疾手快,立刻喝道。

旁边的侍卫反应也是极快,瞬间上前,死死架住了那老儒。

老儒奋力挣扎,口中兀自喊着。

“放开我!让我死!老朽要以死谏言......”

刘彻看着他状若疯狂的样子,非但没有丝毫动容,反而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和厌恶。

想死?

死了,倒让你成了忠烈,让朕背上逼死忠臣的骂名?

想得美!

朕偏不让你死!

刘彻缓缓站起身,踱步到那老儒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冰冷刺骨:

“想死?可以。”

“但,在你死之前,朕会先治你一个‘咆哮朝堂,御前失仪’之罪!”

“然后,朕会下令,查抄你家!你的家人,你的族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流放三千里,去那蛮荒之地,与瘴疠为伍!”

“朕还要下令,销毁你所有的著作文章,让你的名字,彻底消失在史书之中!”

“你不是想名留青史吗?朕偏要让你遗臭万年!不,连遗臭万年的机会都不给你!”

“现在,你还想死吗?”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锥,狠狠扎进老儒的心里。

他脸上的悲愤瞬间凝固,转而被无边的恐惧所取代。

他可以不怕死,但他不能不怕家人受牵连,不能不怕自己一身清名毁于一旦,甚至连名字都无法留下!

这比杀了他,还要残忍!

老儒浑身瘫软下来,被侍卫架着,如同烂泥一般,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刘彻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其他几名噤若寒蝉的儒生官员。

“还有谁,想学他‘以死明志’的?”

无人敢应。

方才还义愤填膺的几名儒生,此刻都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陛下的手段,太狠了!

“哼!”

“那就滚回去!”

刘彻重重冷哼一声,回到御座坐下。

他看着那些儒生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那股被许辰戳破心事、又被这些儒生聒噪不休而引发的郁气,终于狠狠地出了一口!

痛快!

真是痛快!

他好久都没这么痛快过了!

“那小子,果然有些东西......”

刘彻嘴角扬起了一丝弧度,不由又想起了许辰。

但就在他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钟声。

这是八百里急报!

刘彻眉头一皱,殿内的文武百官也是面色一沉,纷纷看向殿外。

很快,一行侍卫从殿外匆匆走来,脸色焦急,他们正是负责传递边疆军务的官员。

为首一人走到殿中,当即跪倒在刘彻面前。

“陛下,朔方郡、代郡急报!”

说着,他双手呈上一份军报。

苏文在一旁将奏报取来,呈递给刘彻。

刘彻展开军报,迅速浏览了一遍,脸色愈发阴沉。

“好!好得很!”

刘彻猛地将手中的军报掷在地上,声音如同腊月的寒风,再度看向刚才那些儒生。

“你们不是说要行仁政,要与民休息吗?”

“看看!都给朕看看!”

“朔方、代郡军报!沉寂了二十多年的匈奴,又不安分了!”

“近期,匈奴各部频频集结,已经开始袭扰我大汉边境!烧杀抢掠!”

“甚至,已经有数个村落被屠戮!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军报上说,匈奴此次集结规模空前,隐隐已有大举南侵之象!”

刘彻站起身,目光如炬,再次逼视那些儒生:

“现在,你们告诉朕!”

“面对这些即将南下的匈奴铁蹄,朕是该继续跟他们讲‘仁义道德’,还是该拿起刀枪,去保卫我大汉的子民?”

“你们所谓的‘仁政’,能让匈奴放下屠刀吗?”

“你们所谓的‘轻徭薄赋’,能变出抵御外侮的强大军队吗?”

“若边境不宁,百姓时刻面临着被屠戮的危险,谈何与民休息?谈何安居乐业?”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带着赫赫军威和不容置疑的帝王霸气,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尤其是那几名儒生官员,更是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匈奴南侵的阴影,瞬间压倒了他们所有的仁政理想。

面对刘彻的质问,他们张了张嘴,却发现,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他们平日里引以为傲的圣贤之言,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哼!指望你们,能有什么结果?”

刘彻冷哼一声,随后开始布置了起来。

“刘屈氂、李广利、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你们几人这几日就北方战事,拿定一个方案,最迟三天内递交给朕。”

“是!”

刘屈氂李广利等人赶紧答应下来,不敢有丝毫怠慢。

而刘彻说完,也让苏文宣布退朝,自己拂袖而去,离开了宣室殿。

字號
缩小
18
放大
背景
目录
设置
客户端

第15章

作者名:大强哥
更新时间:2025-06-04 18:40:02

老儒被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涨红,兀自强辩。

“强敌环伺,正因陛下失德,若陛下......”

“住口!”

刘彻厉声呵斥,“迂腐之见,祸国殃民,你等腐儒懂什么?”

“若无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三战漠北,此刻北方五郡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此前,他们饱受匈奴的劫掠,怎么不见你们这些儒生上战场为国杀敌?”

“他们受苦受难的时候,怎么不见你们捐钱捐物相资?”

“朕打下了北方五郡,打通了河西走廊,打出了汉家的天威,此刻却被你等说成是穷兵黩武,严苛峻法!”

“你们可知,若没有朕的穷兵黩武和苛政严法,匈奴兵锋所指,便是这长安城,也不得安宁?”

“你等,还有在这劝谏的机会?怕是早已收拾财务,带着家眷远遁了吧?啊?”

刘彻一口气说了很多,他想起了许辰昨日跟刘据说的那些话,将其稍作改动,便直接说了出来。

这一番反驳,当真是让他无比畅快!

而此时,那老儒被当众呵斥,本想反驳,但却不知如何反驳,只觉颜面尽失,一股悲愤之气直冲头顶。

“陛下不纳忠言,臣唯有以死明志!望陛下......能幡然醒悟!”

他猛地转过身,朝着殿中的铜柱便要撞去!

他这是要效仿古之忠臣,尸谏君王,以求名留青史!

“拦住他!”

霍光眼疾手快,立刻喝道。

旁边的侍卫反应也是极快,瞬间上前,死死架住了那老儒。

老儒奋力挣扎,口中兀自喊着。

“放开我!让我死!老朽要以死谏言......”

刘彻看着他状若疯狂的样子,非但没有丝毫动容,反而眼中闪过一丝戏谑和厌恶。

想死?

死了,倒让你成了忠烈,让朕背上逼死忠臣的骂名?

想得美!

朕偏不让你死!

刘彻缓缓站起身,踱步到那老儒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冰冷刺骨:

“想死?可以。”

“但,在你死之前,朕会先治你一个‘咆哮朝堂,御前失仪’之罪!”

“然后,朕会下令,查抄你家!你的家人,你的族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流放三千里,去那蛮荒之地,与瘴疠为伍!”

“朕还要下令,销毁你所有的著作文章,让你的名字,彻底消失在史书之中!”

“你不是想名留青史吗?朕偏要让你遗臭万年!不,连遗臭万年的机会都不给你!”

“现在,你还想死吗?”

每一个字,都如同冰锥,狠狠扎进老儒的心里。

他脸上的悲愤瞬间凝固,转而被无边的恐惧所取代。

他可以不怕死,但他不能不怕家人受牵连,不能不怕自己一身清名毁于一旦,甚至连名字都无法留下!

这比杀了他,还要残忍!

老儒浑身瘫软下来,被侍卫架着,如同烂泥一般,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刘彻转过身,目光如电,扫过其他几名噤若寒蝉的儒生官员。

“还有谁,想学他‘以死明志’的?”

无人敢应。

方才还义愤填膺的几名儒生,此刻都低下了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陛下的手段,太狠了!

“哼!”

“那就滚回去!”

刘彻重重冷哼一声,回到御座坐下。

他看着那些儒生失魂落魄的样子,心中那股被许辰戳破心事、又被这些儒生聒噪不休而引发的郁气,终于狠狠地出了一口!

痛快!

真是痛快!

他好久都没这么痛快过了!

“那小子,果然有些东西......”

刘彻嘴角扬起了一丝弧度,不由又想起了许辰。

但就在他准备宣布退朝的时候,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钟声。

这是八百里急报!

刘彻眉头一皱,殿内的文武百官也是面色一沉,纷纷看向殿外。

很快,一行侍卫从殿外匆匆走来,脸色焦急,他们正是负责传递边疆军务的官员。

为首一人走到殿中,当即跪倒在刘彻面前。

“陛下,朔方郡、代郡急报!”

说着,他双手呈上一份军报。

苏文在一旁将奏报取来,呈递给刘彻。

刘彻展开军报,迅速浏览了一遍,脸色愈发阴沉。

“好!好得很!”

刘彻猛地将手中的军报掷在地上,声音如同腊月的寒风,再度看向刚才那些儒生。

“你们不是说要行仁政,要与民休息吗?”

“看看!都给朕看看!”

“朔方、代郡军报!沉寂了二十多年的匈奴,又不安分了!”

“近期,匈奴各部频频集结,已经开始袭扰我大汉边境!烧杀抢掠!”

“甚至,已经有数个村落被屠戮!百姓流离失所,惨不忍睹!”

“军报上说,匈奴此次集结规模空前,隐隐已有大举南侵之象!”

刘彻站起身,目光如炬,再次逼视那些儒生:

“现在,你们告诉朕!”

“面对这些即将南下的匈奴铁蹄,朕是该继续跟他们讲‘仁义道德’,还是该拿起刀枪,去保卫我大汉的子民?”

“你们所谓的‘仁政’,能让匈奴放下屠刀吗?”

“你们所谓的‘轻徭薄赋’,能变出抵御外侮的强大军队吗?”

“若边境不宁,百姓时刻面临着被屠戮的危险,谈何与民休息?谈何安居乐业?”

这一番话,掷地有声,带着赫赫军威和不容置疑的帝王霸气,狠狠地砸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尤其是那几名儒生官员,更是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匈奴南侵的阴影,瞬间压倒了他们所有的仁政理想。

面对刘彻的质问,他们张了张嘴,却发现,面对这血淋淋的现实,他们平日里引以为傲的圣贤之言,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哼!指望你们,能有什么结果?”

刘彻冷哼一声,随后开始布置了起来。

“刘屈氂、李广利、霍光、金日磾、上官桀,你们几人这几日就北方战事,拿定一个方案,最迟三天内递交给朕。”

“是!”

刘屈氂李广利等人赶紧答应下来,不敢有丝毫怠慢。

而刘彻说完,也让苏文宣布退朝,自己拂袖而去,离开了宣室殿。